陶瓷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悬浮物(SS)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重金属、氟化物及其他无机盐类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细小颗粒,如黏土、长石等原料微粒构成悬浮物,使水体浑浊度增加;釉料中的有机添加剂贡献了COD,显示有机物质含量高。重金属如铅、镉、铬可能来自颜料和釉料,对生态及人类健康有害。氟化物由于其在烧结过程中的应用而存在于废水中,过量可损害人体骨骼和牙齿。此外,碱性物质用于调节pH值或作为助熔剂,导致废水呈强碱性。这些污染物要求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护环境并符合排放标准。
陶瓷废水处理难题
悬浮物难以沉淀:
原因: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小颗粒,这些颗粒由于电荷作用或粒径过小而难以自然沉降。
解决方案:采用化学混凝法,添加合适的絮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PAC、聚丙烯酰胺PAM)来促进悬浮物的凝聚和沉降。
重金属污染:
原因:陶瓷生产中可能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原料,导致废水中含有铅、镉等有毒金属。
解决方案:可以通过化学沉淀、离子交换、吸附等方法去除重金属。高级氧化技术也可能有助于提高某些重金属的去除效率。
有机物含量高:
原因:釉料和胶粘剂等成分可能导致废水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。
解决方案:生物处理方法(如活性污泥法、生物膜法)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。对于难降解的有机物,可以考虑高级氧化技术。
水质波动大:
原因:不同批次的生产过程会导致废水成分和浓度的变化。
解决方案:设置调节池以均衡水质水量,确保后续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。
污泥处理与处置困难:
原因:废水处理后产生的大量污泥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。
解决方案:对污泥进行浓缩、脱水处理,并探索资源化利用途径,如用于建筑材料或陶粒生产。
处理成本高昂:
原因:高效的废水处理往往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,包括设备投资、药剂费用、能源消耗等。
解决方案:优化处理流程,选择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和设备;尝试回收有价值的副产品(如陶泥),以降低整体处理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