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需氧量(Chemical Oxygen Demand, 简称COD)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,使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,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。COD值越高,表示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越高,污染越严重。
当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COD超标的情况时,可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包括进水、工艺、设备等多个层面的问题。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COD超标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:
进水方面
流量超负荷:超过设计处理能力会导致停留时间缩短,影响污染物去除。
解决办法:增设调节池或调整应急池。
COD突变:工业废水偷排导致COD浓度急剧升高。
解决办法:加强实时监测和源头管控。
含难降解有机物:如油脂等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积累。
解决办法:增加相应的预处理单元。
含有毒性物质:重金属离子等抑制微生物活性。
解决办法:设置预处理工艺去除毒性物质。
pH异常:过高或过低的pH值抑制微生物生长。
解决办法:投加酸碱调节剂调整pH值。
工艺方面
好氧池溶解氧控制不当:溶解氧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代谢。
解决办法:安装DO在线仪监控并调节曝气量。
曝气过曝:过度曝气破坏菌胶团结构,增加水中的COD。
解决办法:适当降低曝气强度。
污泥浓度过低:参与有机物分解的微生物数量不足。
解决办法:减少排泥量,提高污泥浓度。
污泥回流比不合理:影响COD去除效率。
解决办法: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回流比。
二沉池沉淀效果差:影响出水悬浮物和COD。
解决办法:优化排泥频率,增强污泥絮凝性能。
针对不同的原因,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,并且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污水处理系统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此外,还需要持续监测水质指标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,以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。
更多COD废水超标治理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