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革废水含有多种污染物,主要包括:
高浓度有机物:如蛋白质、脂肪和未完全分解的鞣剂、染料等,表现为较高的化学需氧量(COD)和生化需氧量(BOD)。
重金属:特别是铬,用于鞣制过程;此外还可能含有铅、镉等其他重金属。
氨氮和总氮:来源于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含氮化学品。
氯化物和硫酸盐:这些无机盐类来自于鞣制和其他工序中使用的化学品。
悬浮固体:包括毛发、皮屑等细小颗粒物质。
硫化物:脱毛工序中使用硫化钠产生。
针对上述污染物,通常采用一系列处理工艺来净化水质,确保排放符合环保标准。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:
预处理阶段: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,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,并进行初步沉淀或气浮以去除部分悬浮固体和油脂。
主处理阶段:
生物处理:利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反应器等技术降解有机物,减少BOD和COD。
厌氧/好氧结合处理:先通过厌氧消化降低高浓度有机物负荷,再经好氧处理进一步净化水质。
重金属去除:采用化学沉淀法(例如加入石灰或硫酸亚铁)将重金属转化为不溶形式后沉淀分离;对于铬,还可以应用还原法将其从有害的六价铬转变为较安全的三价铬。
深度处理:包括高级氧化工艺(AOPs)、纳滤、反渗透等技术,用于去除残留的微量污染物,提高出水质量。
污泥处理:产生的污泥需要经过浓缩、脱水处理,有时还需稳定化处理以防止二次污染。